
政 治
◆北海道选出迄今最年轻道知事(每日新闻 4-8)
统一地方选举中,朝野双方唯一全面对决的知事争夺发生在北海道,其结果是38岁的铃木直道战胜45岁的石川知裕,首次当选为道知事。铃木曾担任两届夕张市市长。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知事后,如何领导北海道这样地域广宽的行政区域,势必引发举国关注。
◆大阪选举自民惨败 首相官邸心情复杂 寄望维新配合(时事通信社4-9)
在大阪府知事和市长的二合一选举中,地方政党“大阪维新会”大获全胜,安倍首相在官邸的表态堪称心情复杂。可以预料的是,安倍仍然希望大阪市长松井一郎率领的“日本维新会”能够继续在中央政治层面(与自民党)进行配合。在二合一选举之前,安倍曾拒绝了自民党大阪府支部的辅选请求,以至于自民党大阪支部的干部抱怨“首相根本就是帮维新会的忙”。
◆防卫经费超过GDP1% 达北约标准(读卖新闻 4-10)
在4月9日的众议院安全保障委员会上,就2019-2023年度防卫经费占GDP的比例,防卫大臣岩屋毅表示,根据北约标准测算已达1.1%至1.3%。据防卫省数据显示,2019年预算中的防卫经费虽然是GDP的0.929%,但若按北约标准算上给二战老兵的赡养费、联合国维和相关经费及海上保安厅的预算,则总额将再增9000亿日元。基于美国特朗普政府要求盟国增加国防经费的大背景,日本政府去年决定按北约标准测算防卫费的GDP占比数值。
◆引进F35计划或被打乱 防卫省对主力战机事故抱危机感(时事通信社 4-11)
因航空自卫队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F35A坠毁,防卫省设立事故调查委员会以查明原因。F35是今后的主力战机,若发现是机体构造缺陷导致的事故,则会打乱采购计划,给日本的空防体系带来影响。所以防卫省抱持着强烈危机感。但因日本没有参与F35核心技术的开发,所以很多军事机密都不能对日本公开,预计事件调查会遇到诸多障碍。
◆撤换奥运大臣 安倍全力挽回国民信任 在野党追究任命责任(时事通信社 4-11)
因311灾后复兴问题失言,奥运大臣樱田义孝遭撤换,就其后任人选,安倍首相4月11日上午表示将起用受灾地区出身且担任过奥运大臣的铃木俊一,表明安倍政权急于做出修正。首相在官邸对记者强调表示“全体内阁成员要挽回国民信任,不辜负国民的托付全力投入灾后复兴”。对此,立宪民主党等主要在野党于11日上午召开国会对策委员长会谈,表示要追究首相的任命责任。立宪民主党的辻元清美认为“安倍长期政权的辞职多米诺骨牌终于开始倒下。年号变了,纸钞变了,唯独安倍政权什么都没变”。
◆立宪民主党着手制定参议院选举纲领 重视自下而上的声音(时事通信社 4-14)
4月2日,立宪民主党成立“立宪VISION2019”委员会,以制定党的竞选纲领,并特别强调制定过程中要重视基层党员的声音,自下而上反映在纲领中。11日,党内开始集中讨论审议,计划于6月上旬完成草案。因今夏的参议院改选中,改选人数为1名的选区居多,所以农林渔业领域成为政策的主要方向。为了对抗安倍政权的“安倍经济学”,经济和社保政策也是着力点,同时保留废除核电的诉求。
外 交
◆在朝鲜无核化问题上 日美将“进一步紧密合作”(每日新闻 4-8)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8日的记者会上,就美国国务卿彭佩奥“确信”会实现旨在推动朝鲜无核化的第三次美朝首脑会谈的发言表示:“日本将利用各种机会,切实与美国磨合对朝政策。今后,日美将在朝鲜无核化问题上进一步紧密合作”。但他同时表示,具体合作措施“恕不奉告”。
◆时隔5年 海上自卫队幕僚长访华 出席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每日新闻 4-11)
4月11日,防卫省发布信息称,海上自卫队幕僚长山村浩将于23日访华,出席为纪念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在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举办的的国际阅舰式。同时,日方还派遣了隶属佐世保基地的护卫舰“凉月”号参加该阅舰式。防卫省表示,此次访问作为2018年10月两国首脑会谈商定的舰艇互访的一环,“旨在通过多层次的对话和交流,促进双方信赖关系”。
◆日美两国正在讨论特朗普访日期间参观护卫舰“出云号”方案(TBS 4-12)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下月下旬访日,成为新天皇即位后会见的首位国宾。据美国政府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双方正在讨论特朗普参观停泊在海上自卫队横须贺基地的“出云号”护卫舰一事。去年,日本政府已决定将“出云号”“航母化”。此参观方案旨在强调日美合作,牵制中国海洋活动。
◆ 百人集会 抗议釜山市政府撤去劳工像(共同社 4-14)
4月14日,韩国市民团体约100人在釜山市市内抗议政府强行撤走日本总领事馆附近的劳工像。此前,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在总领事馆附近设置劳工像“依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是有问题的”,但抗议者批评这是政府屈服于日本的压力,甘当“安倍的爪牙”。在集会上,抗议者要求政府道歉并归还劳工像。
◆ 河野太郎出席第五次日中经济高层对话(每日新闻 4-14)
第五次日中经济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外务大臣河野太郎、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农林水产大臣吉川贵盛、国土交通大臣石井启一、环境大臣原田义昭、规制改革担当大臣片山皋月6位内阁成员参加。日方会议主席河野太郎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已超出发展中国家范畴,是世界经济引擎。在多边课题和多边合作方面,两国有责任作出进一步的贡献”。对于始终将自己定义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河野的发言意在要求其建立与其经济大国相适应的公正的贸易与投资环境。
经 济
◆ 濑口清之就美中贸易摩擦阐述美方最新动向(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 4-2)
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濑口清之在近期的访美归国报告中指出,自2017年起迅速恶化的美国对华感情并未因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有所让步而出现改善迹象。美国高层大多认为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破坏者,主张对其实施孤立和封锁。政府层面,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莱特海泽等强硬派要求中国做出更大让步。议会层面,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为拉拢选民,都在强化对华强硬姿态。即便是相对亲华的产业界也比以往更为严苛。目前美国政府非常担心IT、AI、机器人等战略性技术向中国转移。在这点上,日本企业亦须考虑未来风险。
◆麻生太郎明确日本将上调消费税税率 体现“持续发展的意志和决心”(路透社 4-12)
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在G20财长•央行行长会议上明确表示,日本将于10月1日按计划上调消费税税率至10%。麻生说道,日本将克服需求变动,在充分实施财政刺激政策的前提下,将税率从现在的8%上调至10%,此举也是为了应对少子老龄化问题,确保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发展。会上,麻生还表示,全球经济“今年下半年起将好转”。
◆ 中日韩FTA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在东京举行(产经新闻 4-9)
日中韩三国FTA谈判首席谈判代表会议9日在东京举行。除降低和撤销农产品等关税外,三国还就知识产权保护、电商交易规则的制定等展开对话。针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动向,三国就推动自由贸易达成一致。但是,谈判自2013年起已进行15轮,至今没有较大进展。目前,日韩两国因劳工索赔问题关系对立,同时由于日本在无关税项目占比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要求高标准,亦引起中韩两国反对。
◆ “核食”进口之争 韩国逆转胜诉 (JBPRESS 4-13)
瑞士时间4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做出最终判决,判定韩国对日本福岛和茨城等8个县水产品采取进口限制措施“并不违反规则”。去年2月,争端处理小委员会判定“韩国限制进口违反WTO规则”,此后韩国上诉并于本周胜诉。作为WTO的“最终判决”,30日内该结果将向WTO全体成员国公告,这必然会影响日本要求其他国家和地区放宽进口限制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