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是中华民族从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契机,更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作出的突出成就。
战后80年来,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二战胜利成果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国在维护战后多边体系等方面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为推动国际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公共产品。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大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上负有特殊重要责任,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充分体现了这份责任担当。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世界上唯一将和平发展写进宪法的国家,也是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习近平主席掷地有声的话语,传递出中国始终做守护人类和平安宁中坚力量的决心。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中国致力于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坚定推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扩大了世界正义阵线,增强了维护和平的力量。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亚丁湾护航等行动,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出资国。1992年,中国派出首支成建制蓝盔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多年来,中国已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是推动世界保持长治久安的中流砥柱。
中国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断加剧。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对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重大问题提出中国方案。
中国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为全球经济注入强劲动能。2025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表明,截至2024年,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其他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广阔市场,也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连续多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第二大进口国地位,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扩张升级及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将产生更大的正向溢出效应。
中国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国际局势波诡云谲,故此,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期待。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积极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搭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国际交流平台,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携手各国加强网络安全治理;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助力弥合全球“免疫鸿沟”……这些都在引领现有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完善,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的稳定性和正能量。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从抗日战争胜利再出发,中国以史为鉴,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站在和平对话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坚定做战后国际秩序的建设者、贡献者、维护者,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美好未来。(作者严文波是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戴盛楠是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