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从卡罗拉指数看日本民众物价焦虑

    从卡罗拉指数看日本民众物价焦虑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7日 | 发表人:

    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卡罗拉价格指数(即丰田卡罗拉价格占人均年收入的比例,以下简称卡罗拉指数)成为日本舆论和社会观察的热点。作为面向普通民众的汽车代表,卡罗拉的发展史映射出日本工薪阶层购买力的变化。

    上世纪60年代,初代卡罗拉上市时,日本人均年收入约为55万日元,卡罗拉售价49.5万日元,卡罗拉指数即为0.9。那时,对日本普通家庭来说,购车仍是遥不可及的梦。但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迅速提升,到被称为一亿总中流时代的1970年代末,日本的人均年收入已升至279万日元,第4代卡罗拉售价约85万日元,卡罗拉指数降至0.31982年前后,这一指数甚至一度低至0.27,卡罗拉成为日本普通人触手可及的代步工具。

    然而,泡沫经济破裂后的长期停滞,使情况发生明显变化。2019年推出的第12代卡罗拉,价格指数已涨至约0.55,超出日本人均年收入的一半。尤其是混合动力等高端配置拉高了售价,新款卡罗拉起价已达240万日元左右,而此时日本工资水平近数十年几乎停滞不前。卡罗拉指数的变化,直观反映出日本居民实际购买力的下降。

    如果以卡罗拉指数为标尺进行国际比较,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居民的消费压力差异明显。在美国,普通家庭购车的负担并未出现明显变化。而日本民众同时期的购车负担越来越重。正是这种长期的分化,反映出日本民众生活压力日益加大。

    日本内阁府20248月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8.2%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安,创下该调查实施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对未来收入和资产前景感到忧虑的人占58.0%,对当前收入和资产忧虑者也有46.8%。与此同时,202412月的另一份内阁府舆论调查显示,66.1%的国民把物价对策列为政府最应优先推进的政策。可见,物价焦虑已成为日本社会一个突出的民生与政治议题。

    2025年上半年,高通胀低工资的剪刀差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焦虑。根据日本总务省的最新数据,20255月剔除生鲜食品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飙升3.7%,创两年以来新高;若进一步剔除能源价格,超核心CPI”也上涨了3.3%。与此同时,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20255月实际工资同比下降2.9%,已连续第5个月负增长。对于长期习惯于低通胀甚至通缩的日本来说,超过3%的物价涨幅已让许多家庭感到吃不消,而薪资未同步增长更令日本民众切身利益受损。这直接导致日本家庭预算压力前所未有地凸显,越来越多的民众对未来持悲观态度。

    在这一背景下,2025年的日本参议院选举将物价焦虑推向政治前台。720日将投票的第27届参议院选举竞选已拉开帷幕,物价上涨问题成为选战的最大焦点。执政党与在野党纷纷围绕民生问题开出药方。首相石破茂强调:无论如何,必须确保工资涨幅跑赢通胀。他在72日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明确表示,计划年内向全体国民发放2万至4万日元现金,以缓解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与之对应,立宪民主党等反对派则猛烈抨击政府应对无力,主张采取更加激进的减税措施,例如将食品消费税从目前的8%降为0%,或全面冻结、甚至废除消费税,以直接减轻民众负担。围绕钱袋子的不同对策,表明执政党与在野党都意识到:安抚选民的物价焦虑,与自己的政治前途直接相关。

    各类民调结果也在印证这一趋势。最新民调显示,76.7%的日本选民倾向于减税,远高于支持一次性现金补贴的17.9%,反映日本选民对长期经济减负的迫切期待。事实上,当被问及哪些因素最影响投票决定时,有31.2%的受访者列举了物价政策,远超其他任何议题。可以说,从高物价到减税,经济民生议题已成为日本此次参议院选举的中心议题。

    当家庭预算被不断挤压,社会的隐性贫困最终转化为日本选民的不满情绪,直接体现在参议院选战的投票选择中。各党围绕减税与补贴展开激烈争夺,谁能拿出切实有效的抑价和提薪举措,谁就更有可能获得广泛选民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物价问题正深刻重塑日本政治格局。上一轮众议院大选中,执政联盟意外失利,已给日本政治中枢敲响警钟;如今,参议院选战围绕食品价格、能源账单、消费税等焦点问题展开激辩,其背后正是选民不满情绪的体现。过去,日本普通家庭对政局变化鲜有直接反应,如今,一个圆白菜、一袋大米价格的上涨都可能改变民众的投票选择。经济压力由隐性转为显性,选票随之流动——日本社会看不见的贫困已浮出水面,迫使当政者不得不作出正面回应。(作者龚娜是天津社会科学院亚太合作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