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网
作者:华章
共同社8月24日报道称,日本政府近日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审慎考虑是否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日方给出的“理由”是,中国这次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一个至今未对侵略历史进行彻底反省,甚至屡屡试图否认与美化战争罪行的国家,竟反过来指责被侵略国“记仇”?这种黑白颠倒的言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正因如此,所有曾蒙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国家,不仅不应放弃“聚焦历史”,反而更应大张旗鼓、郑重其事地纪念历史、传承记忆,并将此类纪念活动制度化、长期化,以警示后人,守护和平。
对本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日本政府的历史认知持续倒退。1995年8月15日,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50周年之际,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了著名的“村山谈话”,首次在官方表态中明确使用“殖民统治”“侵略”等表述,对日本过去发动的侵略战争表示深刻反省与由衷歉意,并通过内阁决议确立为官方立场。“村山谈话”本应成为日本正视历史、继往开来的起点,但之后的事实证明不过是昙花一现。
随着经济陷入长期停滞,日本国民心态发生重大变化,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潜滋暗长。右翼势力趁机大肆兜售民粹主义,将村山首相确立的反省立场异化为“自虐史观”,将正视历史污名化为“有损日本名誉”。日本政客为了捞取政治利益,主动迎合右翼势力鼓噪的错误史观,导致日本政府在历史认知上不断倒退。2005年,日本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谈话中弱化“国策有错误”等关键部分;2015年,日本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在谈话中更意图“翻篇”,称不会让后代继续道歉;今年,日本首相石破茂更放弃发表“日本战后80年谈话”,打破了自村山富市之后,日本首相每逢十周年发布官方声明的惯例。石破茂以“个人见解”名义发表广岛核爆纪念讲话,只字未提加害责任,只强调日本遭受的苦难。这种选择性记忆,实为对历史的系统性逃避。
日本政府不仅在官方表态上回避责任,更在教育与公共记忆层面蓄意美化侵略历史。早在1965年,日本文部省便以“表述过激”为由要求删除或修改中学课本中关于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暴行、强征慰安妇等史实内容。1982年,日本政府更将教科书中日军对华“侵略”的表述修改为“进入”,妄称“是否属于侵略战争,要留待后世史家裁判”,公然挑战国际共识。日本政府还把侵略中国歪曲成“保卫日本生存的自卫战争”,将侵略东南亚描述成“使亚洲人民摆脱白种人蹂躏的正义事业”,进而宣扬“侵略有功论”等荒谬言论。
更令人愤慨的是,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至今仍是日本政客“朝圣”之地。一贯标榜“大国责任”“和平理念”的日本官方人士,理应对其避之唯恐不及,但事实上,多年来包括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等日本前首相在内的诸多政客,屡屡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即便因国际压力不便亲至,也会送上“玉串料”(祭祀费)表达“敬意”,此种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和战犯招魂、翻案的行径,是对历史正义的公然亵渎,也彻底暴露了日本部分政客在历史问题上的虚伪与傲慢。
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在歪曲、美化侵略历史的同时,还不断突破二战后确定的“专守防卫”原则,大肆扩军备武,谋求军事大国地位。2022年底,日本政府通过新“安保三文件”,明确提出“拥有攻击敌方基地能力”等一系列新“防卫政策”。以“扩展防御能力”之名,行“军事扩张”之实。文件还提出,要将2023财年至2027财年日本防卫费总额增至约43万亿日元,这使日本防卫预算自2023财年起已接连突破6万亿日元、7万亿日元、8万亿日元大关,增速远超GDP增长,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担忧。连日本最大反对党立宪民主党的党首泉健太也表示,新政策允许日本“先发制人”,这完全背离了该国的“纯粹防御”战略。印尼前外长纳塔莱加瓦等诸多国际人士直言,日本增加防卫费与其“不会成为军事大国”的承诺背道而驰,其军事扩张行径值得世界各国提高警惕。
如同一个犯下滔天罪行的盗匪,被捕判刑后不思悔罪反省,却暗中磨刀霍霍意图东山再起。如此作为,怎能让深受其害的亚洲各国轻信其“和平发展承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赢得尊重;只有真诚悔罪,才能重建信任。希望日方放弃逃避心态,端正历史认知,唯有此才能真正取信于亚洲邻国,并实现真正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