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文汇报
作者:丛云峰
胜选后踌躇满志的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尚未登顶,10日就连续遭到党外党内两连重击:公明党正式宣布退出执政联盟,直接动摇自民党执政根基;即将卸任的首相石破茂坚持发表“战后80周年”个人见解,直指以高市为代表的日本民粹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风潮带来的风险,不仅使高市的首相之路陡生变数,更暴露出当前日本政治生态的深刻危机。
自公联盟破裂导致政局陷入混乱
10日,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在与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会谈后,因高市拒绝就企业和团体政治献金问题强化监管,正式宣布退出维持了26年的执政联盟,标志着这一横跨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日本“一党独大+盟友辅助”的政治模式走向终结。
此次自公联盟的解体并非偶然,而是自民党“黑金”问题积弊与自公两党政策路线分歧加大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对于自公合作,公明党对高市领导的自民党提出三大诉求——彻查“黑金”丑闻、明确历史认知立场、反对排外政策。双方虽在参拜靖国神社、外国人政策等议题上达成妥协,但在10日的两党高层最后磋商中,高市以“即使作为总裁个人也无法决定,需党内进行研究”为由对政治资金改革态度敷衍,加之其坚持任命涉“黑金”丑闻议员担任党内高层引发公明党的愤怒,指责“与国民的看法相距甚远”,成为公明党脱离执政联盟的直接导火索。此外,自民党原“安倍派”“麻生派”等保守势力通过高市重新掌权,其激进保守和右倾化路线与公明党秉持的“中道保守路线”、和平主义理念严重冲突。公明党担忧与激进保守势力绑定将进一步丧失选民支持,最终选择与自民党“切割自保”。
对于公明党退出联合执政,高市10日召开记者会,指责这是公明党的“单方面决定”,同时表示将“在国会召集日之前尽己所能”游说各党让自己获得首相提名,并于11日“闭关”在自己的议员宿舍苦思对策。
在接下来的首相指名选举中,失去公明党24席支持后,自民党在众议院只拥有196席,距离过半数需要达到的233席相去甚远。尽管自民党仍是国会第一大党,但在自公分裂的情况下,在野党阵营开始出现联合迹象:立宪民主党(148席)、日本维新会(35席)、国民民主党(27席)已展开磋商,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更是直言“团结即可实现政权更迭”。而高市早苗虽试图拉拢国民民主党,但该党与自民党的政策分歧使谈判进展缓慢,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此前明确表示不会与自民党联合执政。日本媒体担忧,当前政治乱局让原定于10月15日举行的国会首相指名选举被迫推迟至20日后,而下届日本首相是谁也成了未知数,“政治真空”时间的不断拉长,势必将对日本下阶段的外交和经济政策产生严重影响。
石破发表历史见解委婉警告高市
尽管遭到日本右翼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即将卸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仍于10日傍晚举行记者会,以“个人见解”形式发表“战后80周年”见解。与战后50年、60年、70年的节点分别发表的经内阁决议通过的“首相谈话”不同,石破茂在这份历经20次修改的6000字文稿中,首次将焦点从“战争后果”转向“战争成因”,从战前宪法机制缺失、议会功能瘫痪、媒体角色异化、信息研判失效、政治制衡崩塌五方面深入阐释战争发生的内在机制。这在战后日本首相中尚属首次,特别是在日本国内历史修正主义思潮蔓延的当下,这种聚焦体制反思的表态“需要政治勇气”。
石破茂在“战后80周年”见解中还重点强调,当代政治人物必须具备不屈服于短期民意的责任感。他明确表示,绝不能为迎合一时舆论、助长民粹或排外情绪而牺牲国家长远利益,直指选票政治下的短视行为。这番话被日本舆论解读为对高市早苗等极端保守派政客近年政策倾向的委婉警告。
令人遗憾的是,石破茂在这份见解中只是笼统表态继承日本历代内阁在历史认识方面的立场,“反省”对象也只限定于“走向战争的过程”,通篇未提及日本的战争罪行,在关键表述上也没有明确提及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本质”与“加害责任”以及对其“反省”“道歉”等措辞,凸显了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局限。不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石破茂强调:“政府从未说过‘那场战争不是侵略’这样的话。我本人也持相同立场,这一点必须正确认识。过去,日本在中国或在亚洲所做过的事,必须要有准确而清醒的认识。我们日本人可能会遗忘,但亚洲各国的人们并没有忘记这段历史,这一点我们要深刻意识到。必须让国际社会认识到,日本人真诚地面对历史,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石破茂发表的“个人见解”,高市早苗恼羞成怒回应称“实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自民党内的强硬保守派也批评“以个人见解制约新政权”,进一步凸显了自民党内右翼与温和派的路线分裂。
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伴随着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而导致的一系列政治动荡,清晰揭示了日本传统政治秩序已走向崩溃。回避政治改革、纵容腐败滋生、放任路线极端化的模式已难以为继。谁成为首相并不重要,关键是回应民众的真正诉求,重建信任与共识,这将决定日本政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