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日本政局生变,高市早苗能否保住首相之位?

    日本政局生变,高市早苗能否保住首相之位?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14日 | 发表人:

    来源:中国网

    1010日,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在与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举行党首会谈后,宣布退出与自民党的执政联盟。公明党的退出,进一步加剧了日本政局混乱,并将对日本政坛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高市早苗能否保住首相之位尚未可知。执政联盟的崩塌,标志日本政坛大变局时代开启。

    自公执政联盟为何破裂?

    自民党和公明党已联合执政长达20多年,双方形成了非常稳固的合作关系。公明党的退出决定看似“突然”,实则是必然。一方面,高市早苗的上台可能导致公明党被进一步边缘化。公明党标榜“中道政党”,在安保政策等方面与自民党存在一定分歧,其之所以选择与自民党联合执政,是为了借助执政党的地位实现自身的政策主张,同时也可牵制自民党过于右倾的政策。

    在自民党、公明党执政联盟占据国会多数议席时,自民党只需依靠公明党的支持便可通过法律和预算等,不必过多顾及在野党的感受。不过,2024年众议院选举后,自民党、公明党两党沦为少数执政党,自民党要优先考虑在野党的要求,从而导致公明党的话语权下降。

    这一形势在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后或将进一步加剧。

    在自民党新成立的领导体制中,缺乏能与公明党居中沟通的角色。并且,与公明党关系不睦的副总裁麻生太郎所率领的麻生派,在自民党领导层中占据多数。这种情况下,公明党更加难以传达自身的主张。因此,公明党选择退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表达对自民党新领导体制的不满。

    另一方面,高市早苗的人事安排加剧了公明党对支持率的担忧。随着黑金丑闻的曝光和发酵,自民党在众议院、东京都和参议院三次选举中接连遭遇惨败。公明党也因此受到波及,得票率不断下滑。可以说,黑金丑闻是自公联盟败选的根本原因。

    然而,高市早苗却对涉及丑闻的萩生田光一委以要职,没有认真对待公明党提出的加强政治资金限制的要求。在公明党看来,高市早苗领导下的自民党根本没有解决黑金问题的态度和魄力。如果继续与自民党捆绑在一起,其支持率也可能跟着下降。这是关乎公明党存亡的重大问题,也是公明党下定决心与自民党撇清关系的最重要原因。

    日本政坛开启大变局时代

    随着公明党脱离执政联盟,日本政党格局或将进入新一轮分化组合,日本政坛的大变局时代已经开启。

    首先,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加剧了国会首相指名选举的不确定性,高市早苗能否当选首相成为未知数。按照选举规则,如果第一轮没有候选人得票数过半,那么得票最多的前两位候选人将进入第二轮投票,第二轮得票多数者当选。目前,自民党在众议院有196个议席,如果立宪民主党(148)、国民民主党(27)和日本维新会(35)三大在野党能够实现联合,推出统一候选人,票数就会超过高市早苗,从而实现政权更替。

    随着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各党围绕首相指名选举的博弈已经白热化。立宪民主党已经多次向国民民主党示好,并提出可推选其党首玉木雄一郎为首相。因此,接下来关键要看各党派纵横捭阖的能力,即自民党能否拉拢某个在野党加入联合政权,或三大在野党能否实现联合。

    其次,无论谁当选首相,其执政之路都不会平坦。即便高市早苗勉强当选首相,由于失去公明党的支持,其施政难度也会比石破茂更大。届时,为了通过法律或预算,高市早苗将不得不寻求在野党的合作,从而造成内政外交处处被掣肘的局面。如果在野三党上台,由于缺乏共同执政理念也很难长期执政。而且,在政权稳定性存疑的背景下,日本很可能再次出现首相频繁更迭的情况,从而影响内政外交政策的连续性。

    此外,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将使日本政党格局进入新一轮分化组合。自民党和公明党的合作不仅是联合执政的问题,也涉及选举区候选人协调问题。长期以来,两党构筑了相互依存的选举合作关系。公明党背后的支持团体创价学会拥有较好的集票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也是自民党选择与公明党长期执政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自民党而言,在某些与在野党势均力敌的小选举区中,公明党的支持层选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失去公明党的支持,其可能在下一次选举中陷入苦战,或进一步失去议席。同样,公明党在比例代表选区中也依靠自民党选民的支持,否则公明党的议席也可能减少。因此,公明党的退出决定,将不可避免地对未来的国政和地方选举等产生影响,或将成为日本政治权力重组的里程碑事件。(作者潘万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