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日本突破“专守防卫”,掏空和平宪法威胁亚太格局

    日本突破“专守防卫”,掏空和平宪法威胁亚太格局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07日 | 发表人:

    来源:中国网

    日本防卫省筹划在陆上自卫队部署本国产的远程陆基反舰导弹,以将武器射程从目前的数百公里推进到1000公里以上。日前,日本媒体透露的这则新闻引发外界热议。显然,发展超过本国防区范围的武器系统与日本一贯标榜的追求东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目标存在着自相矛盾之处。

    如果仅仅将日本常年挂在嘴边的追求东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理解为政治口号,那么其发展防区外导弹的行径还可说是政客自打其脸,然而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事实上,日本在国际安全格局中的定位是以日本国宪法(亦称和平宪法)为基础,并且日方也是作出过承诺的。为防止重蹈对外侵略的覆辙,日本国宪法第九条第二款明文规定: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1954年日本自卫队成立后,为了使这一军事组织与宪法第九条逻辑自洽,时任防卫厅长官的杉原荒太,在1955年面对国会质询时,又提出了专守防卫原则。

    1970年,日本在第一部《防卫白皮书》发布之际,更将专守防卫原则正式落到纸面上。时至今日,日本官方解释仍然沿袭了专守防卫原则,承认日本的防卫是宪法精神下的被动防卫。尤其是,每当曾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周边国家,对日本战后的发展道路表达关切时,日本也往往会用专守防卫等说辞,打消外界对日本重走军国主义道路的疑虑。正因有上述背景,所以日本今日执意发展超越防卫限度的防区外导弹,不仅与和平宪法精神相抵触,同时也有违日本对国际社会的承诺。

    然而,日本突破专守防卫的动向早已有之。仅就眼前的发展远程导弹而论,早在20201229日,《产经新闻》就已曝出日本政府拟推动研发新型反舰制导导弹,其射程将达到2000公里。《日本经济新闻》在2021121日,再次发文确认日本正在计划升级并扩展其巡航导弹能力,以打击1000公里以外的目标,并拟在2020年代后半期部署此类导弹。发展此类武器的战略指导思想,乃是包括岸田文雄在内的日本近几位首相,多次提及之发展日本自卫队对潜在敌人导弹基地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能力。追求对敌基地打击能力的背后,又有作为执政党的自民党修改和平宪法的夙愿。

    自民党在立党之初便将修宪主张写入党纲。但由于日本社会各界的反对,以及修宪程序本身的制约,自民党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面对修宪困境,自民党近年来更多采取的是,一明一暗双线并进的战术:一方面在台面上积极推动修宪,另一方面则利用具体政策造成某些既定事实,从内部掏空和平宪法。安倍晋三政府在2014年以阁议决定的方式解禁集体自卫权,就是掏空和平宪法的典型案例。

    从军事的角度看,2022年对日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在今年日本政府将出台《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防卫计划大纲》《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等三份攸关日本军事发展方向的纲领性文件。这些年来,日本国内出现的将国防预算提高到GDP2%”“发展远程导弹等动向,都会以某种形式,反映到即将出台的战略三文件中,从而形成进一步动摇和平宪法的新既定事实。日本对和平宪法不断掏空的后果,最终又会投射到亚太地区。

    在国际场合,日本一味指责中国是改变亚太格局的变量,却罔顾本国不断掏空和平宪法、突破专守防卫原则的重大改变。而这些才是影响亚太安全格局的不稳定因素。随着日本在追求重新武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受损的不仅是中日关系,韩日关系近年来也几近冰点。这也再次表明,日本避谈历史问题,却打着应对中国威胁的幌子,谋求发展军事,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同时也无异于掩耳盗铃。只有先回应历史责任,获得周边国家的谅解,日本的发展才真正对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作者李若愚系四川省区域与国别重点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