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石破茂遭遇选举惨败,日本政局将往何处去?

    石破茂遭遇选举惨败,日本政局将往何处去?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25日 | 发表人:

    来源:中国网

    720日,日本举行参议院选举。投票结果显示,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议席大幅减少,未获参议院过半数席位。执政联盟的败选进一步增加了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执政压力,并对目前的自公联合执政框架带来严峻挑战,日本政局或因此陷入混乱。

    首先,参议院败选使石破茂的执政压力剧增,或将成为压垮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从理论上来说,参议院选举本身不涉及首相指名选举,因此执政联盟虽然没有达成预期目标,但并非不可以继续执政。石破茂已明确表示不会辞职,但其目前面临的局面较为严峻,正处于党内反对势力和在野党的内外夹击之下。

    石破茂在党内根基薄弱,自民党内的反石破势力一直在积蓄力量伺机而动。高市早苗、萩生田光一等人近期更是毫不避讳地公开批评石破茂。自民党在2024年的众议院以及今年的东京都议会和参议院多项重要选举中接连落败。这些反对势力必将借此掀起一波要求石破茂下台的声浪。石破茂去年之所以能在第二轮总裁选举中逆转高市早苗,主要得益于其相对务实的形象得到了岸田文雄等党内“造王者”以及稳健派的支持。如今在选举接连失败,支持率长期低迷不振的情况下,石破能否继续得到他们的支持还是未知数。

    而且,石破茂上台以来一直未摆脱自民党“黑金丑闻”的影响,同时在应对国内物价高涨等问题上也没有获得民众认可。在对外关系方面,日美关税谈判迟迟没有取得成果,使其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如今在参议院败选的情况下,在野党可能对其发起新一轮攻势,甚至不排除提出内阁不信任案。如果接下来支持率没有起色的话,石破茂或最终难逃被迫辞职的命运。

    其次,参议院败选对自公两党联合执政框架带来严峻挑战。自民党和公明党在去年的众议院选举中议席未过半数,成为少数执政党。如今,自公联盟在参议院也沦为少数派,将进一步加剧执政联盟以及国会的运营困难。今后无论自民党内部博弈结果如何,其要想维持执政地位,都需要在野党的支持。而与在野党的合作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继续采取此前“逐一合作”的形式,在立法、预算等方面吸收在野党主张;二是改变现有的自公执政框架,联合某个在野党建立新的政权架构。

    但上述两种方案都面临挑战。前者需要执政党作出不同程度的让步以达成共识。这将对执政联盟构成较大压力,造成内外政策处处掣肘的局面。执政党为打开局面可能会解散众议院提前大选。而依据后一种方案所形成的新执政联盟的稳定性堪忧。自民党和公明党合作已久,其联合执政的框架较为稳固。如果加入新的政党,则面临在执政理念、选举区候选人等方面协调的问题。一旦协调不顺,便会导致执政联盟瓦解——届时仍将不得不解散众议院重新举行大选。如果自民党支持率仍旧低迷,则很可能实现政权轮替。不过,即便在野党建立非自公政权,由于各党的理念差距太大,恐怕也很难长久。

    所以,无论是自民党继续勉强执政,还是在野党取代自公执政联盟,日本政局都可能陷入混乱,甚至可能再次出现首相频繁更换的情况。

    最后,此次参议院选举或将成为日本政治的分水岭。除了执政党失去过半议席外,另一大看点便是带有右翼民粹主义色彩的参政党的异军突起。参政党以“日本人优先”为核心口号,反对全球化,主张限制外国资本流入和移民数量。在本次参议院选举中,参政党共获得14个席位,较改选前增加13席,与国民民主党一道成为此次选举的最大赢家。该党在成立至今的短短5年时间里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选民的政治心态。参政党的排外主张虽然招致了各界批评,但仍获得了不少支持,在比例代表中的得票率甚至超过立宪民主党,几乎与国民民主党持平。参政党若以此次选举为契机进一步巩固扩大势力或将重塑日本政党格局。如果其将具有排外色彩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将对整个日本的内外政策都带来深远影响。

    总之,去年的众议院选举和今年的参议院选举都称得上是对执政党的“审判”,反映出日本民众对自民党“黑金丑闻”以及应对物价高涨等问题的强烈不满。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日本似乎总会陷入周期性的政治乱局。1993年,自民党失去执政地位,日本首次建立非自民党政权。16年后的2009年,民主党上台执政,自民党再次沦为在野党。2025年距离2009年,恰好又过去了16年,当前的日本政局再次处于乱局的边缘。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自民党内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在经过长期执政的积累后会周期性爆发,从而最终失去国民的支持。(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潘万历)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