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芯片扩张”加剧日本“硬件的诅咒”

    “芯片扩张”加剧日本“硬件的诅咒”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8日 | 发表人:

    来源:环球时报

    不久前,台积电集团在日本的子公司——“日本先进半导体制造公司JASM)的晶圆厂举办了开幕典礼,并计划2024年年底开始量产。这座位于日本熊本县的工厂是台积电在日本开设的第一家工厂。

    JASM是由台积电与索尼半导体于2021年合资成立的,位于熊本的第一家工厂于20224月开始建设。该工厂最高可以获得日本政府4760亿日元(约合228亿元人民币)的补贴。除了此前已经参与投资的索尼、电装(DENSO)株式会社外,丰田汽车公司也将入股JASM的少数股权。经过最新一轮投资后,台积电将持有JASM 86.5%股权,索尼、电装和丰田汽车则将分别持有6%5.5%2%股权。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全球产供链一时间陷入混乱,芯片荒席卷而来。仓皇之下,台积电和索尼着手谋划合作,背后是日本汽车业和政府的支持与期望。在台积电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台湾芯片公司在日本扩张业务,日本重建半导体产业的努力正在受到支持,这也有利于日本汽车业的前景。据路透社统计,过去两年,至少有9家台湾芯片公司在日本设立了分厂或扩大了业务。日本似乎可以在解决芯片荒问题之后,再创芯片辉煌

    对于这种观点,笔者是半信半疑的。长期以来,日本在半导体行业面临的问题在于硬件的诅咒,而这次台积电在日本建厂和半导体再创辉煌的计划,其实对日本解决硬件的诅咒没什么帮助。日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从学界主流到政界主流依然重硬件而轻软件。究其主要原因,是软件被视为硬件的补充,不算是创新的努力方向。

    台积电设厂的熊本地下水源丰富,当年就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据点,只是因为日美半导体战争后日本落败,导致当年的繁华如黄鹤一去不复返,没想到在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下,现在出现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一幕。只是眼下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及配套资源跟不上。一方面半导体泡沫已在当地出现,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和涉及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纵观整个日本列岛,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人口规模加速缩减带来人力资源匮乏,由此也导致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动力不足。

    目前在熊本的工厂,据称逐渐引入成熟的技术制程,初步计划主要生产28纳米芯片,将来可能上马14纳米甚至更高端芯片,能够给当地创造3400个高科技岗位,平均每个岗位最高能拿到日本政府1.4亿日元补贴,是一名现代日本工薪族的大半辈子收入。重赏之下,日本半导体制造工艺人才有可能向这里聚集,但这是否会在日本加剧硬件的诅咒呢?

    去年年底,《日本经济新闻》在经济潮流(trend专栏邀请日本国际经济学界知名专家撰文,专述关于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的现况和展望。第一篇是由一桥大学冨浦英一教授撰写的,他师从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教授,将后者的战略贸易论介绍到日本,并在全球化与外包及直接投资领域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笔者认为,冨浦英一教授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不随波逐流于所谓全球价值链而坚持产供链的论述,对日本企业给出中肯之言:比起地缘政治变动给产供链带来的风险,日本列岛的自然灾害风险更大,轻率的列岛回归(制造业轻率地回归日本本土)乃是大忌。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模拟技术时代,谁控制了技术迭代速度谁就掌握了技术霸权,可以让资源国被资源诅咒,可以让不发达国家成为经济殖民地;而在数字技术时代,几乎所有的其他技术在数字技术面前近乎透明化。从理论到实践,全球价值流已经实际存在。所谓的脱钩断链以及去风险化,以价值流理论来分析,就是抽刀断水之类的举措,而且也不符合数字技术时代的大方向。

    当初台积电选择在日本建厂,本是面对列岛自然风险和全球疫情风险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一个选择,而现在似乎被更多赋予了地缘政治正当性,这就是本末倒置了。笔者认为,日本想再创当年在半导体行业的辉煌无可厚非,只是这种不重视整体环境的变化,只对硬件生产加大投资的做法,最终很可能加剧日本遭受的硬件的诅咒。(作者刘庆彬是华侨大学客座教授、前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特任教授)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