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这个节点走近蒙古国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4日 | 发表人:

    来源:环球时报

    日本德仁天皇夫妇76日至13日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德仁天皇即位以来的第三次国事访问。而且,据报道,在天皇夫妇今年的日程安排中,前往蒙古国是他们的唯一一次出国访问。今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的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刚刚过去,日本为何会选择在这个特殊历史节点走近蒙古国?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天皇外交就成为日本战后外交体系的重要环节。这种以天皇为主体进行的外事活动,逐渐演化出一种以祭拜亡魂为内容的特殊范式。以前,明仁天皇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每逢十周年纪念日之际,会以所谓慰灵的名义到日本东京以外进行视察。这种环节后来渗透到天皇的外交活动中。2009年,明仁天皇夫妇在出访加拿大途经夏威夷期间,曾到葬有珍珠港事件战殁者的美国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献花。2016年,明仁天皇在访问菲律宾期间,向日本政府建造的菲岛战殁者之墓献花。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这本应是日本深刻反思历史、汲取教训的重要契机。然而,78日,天皇夫妇在乌兰巴托郊区向日军战俘纪念碑献花。二战结束后,上万名日本战俘被苏联转移至蒙古国,其中超过1600人死于蒙古国。

    回顾二战,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亚洲许多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伤痛与损失。如今,在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日方举动无疑是对二战受害国民众情感的再度伤害,必然引起多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1995年的村山谈话2005年的小泉谈话,再到2015年的安倍谈话,反映出日本官方围绕历史问题的总体立场不断倒退。此次天皇在蒙古国进行所谓慰灵活动,可以被视为日本对二战错误历史叙事的延续,即聚焦本国受害者视角,回避加害者责任。这种将加害者与受害者混为一谈的行为,是对历史正义的漠视,也让亚洲邻国对其和平承诺更添疑虑。

    此外,还要注意到,在自由开放的印太愿景下,日本对于发展同蒙古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保持着大体一致的步调。德仁天皇即位后首次国事访问的国家是印尼,而石破茂就任后也有相同的首访安排。去年8月,时任首相岸田文雄原本计划访蒙,但因国内地震预警取消行程。日本一直依托官方发展援助(ODA),向蒙古国提供支持,也将蒙古国拉入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的框架之内,向其提供对空雷达装备。2022年,双方升级为致力于和平与繁荣的特别战略伙伴关系,并制定出相应的十年行动规划,日蒙计划围绕政治与安全、经贸投资、公民交流及全球问题四个主要领域展开合作。概而言之,日本政府希望借助天皇在日本外交中的独特和灵活作用,展示对蒙古国的重视,继续提升日本在该地区的战略存在感,进而加紧在全球构建志同道合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中间力量对华的牵制效应。 

    不可否认,日本天皇访蒙所带来的外交互动,会带动蒙日两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但其行程的部分内容迎合了日本国内的历史修正主义思潮。外界应警惕日本利用皇室外交包装历史修正主义的倾向。(作者李超是内蒙古社科院一带一路研究所副研究员)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