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毕振山
日本政府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日本经济正处于衰退边缘。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一系列举措,令日本各界更加担忧日本经济前景。有分析人士认为,日本经济本来就面临国内外多种挑战,如今高市的政策不仅不治本,反而可能加剧通胀,令日本经济形势愈加恶化。
根据日本总务省近日公布的数据,今年10月日本剔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3.0%,为连续50个月同比上升,涨幅超过上个月。在这之中,家庭耐用品、酒店住宿等都出现大幅涨价,大米价格同比涨幅高达39.6%。
在物价上涨的同时,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10月日本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3.1%,为今年4月以来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其中,汽车、半导体设备以及医药品出口下滑是导致日本对美出口额下滑的主要因素。受此影响,日本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上述一系列数据反映了日本经济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在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持平、第二季度GDP环比上涨0.5%的情况下,今年第三季度日本GDP出现萎缩,环比下降了0.4%,是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再次出现负增长。
根据日本内阁府的数据,第三季度日本货物及服务贸易出口环比下降1.2%,进口环比下降0.1%。外需对当季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0.2个百分点。内需方面,虽然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1%,但民间住宅投资等出现下滑,导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样为负0.2个百分点。
事实上,今年以来日本经济持续面临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压力,有关日本经济可能会陷入滞胀的担忧不时出现。
从日本国内来说,由于物价持续上涨,工资涨幅赶不上通胀涨幅,日本实际工资已经连续数月同比下降,这直接削弱了日本民众的购买力,影响个人消费。其中,米价上涨此前引发民众不满,成为导致石破茂政府下台的因素之一。另外,物价上涨还直接拉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从外部因素来看,美国对汽车和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对日本出口造成严重打击。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到日本对美出口的三分之一。据日本媒体测算,今年4月到9月,日本七大车企因美国加征关税合计损失达到1.5万亿日元。
为了抑制经济颓势,日本新政府上台后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意图通过撒钱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就在11月21日,日本内阁会议批准了一项规模达21.3万亿日元的财政计划。有日媒称,这是疫情以来日本政府规模最大的经济刺激举措。不过该计划还有待日本国会批准。
据日本媒体报道,上述经济刺激计划包括17.7万亿日元的一般账户支出、2.7万亿日元的减税以及9000亿日元的专项账户支出。一部分资金将用来补贴大米购买以及电费和燃气费等。
不少日本分析人士认为,高市早苗推出的上述计划虽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但此举同样可能导致日元加速贬值,并进一步推高通胀。另外,日本本来已经面临较高的债务水平,如果为了刺激经济而大规模举债,无疑将加重日本政府的债务负担。
对日本经济来说雪上加霜的是,高市早苗近期在中日关系方面发表错误言论,直接影响到了两国经贸关系。日本不少有识之士指出,如果高市不收回错误言论,日本经济或将遭受更严重损失,进而导致日本经济陷入衰退。
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此前均已下调了日本经济增长预期。在内有劳动力短缺、产业面临转型压力等结构性挑战,外有美国关税大棒施压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如果不从长远着手推动改革和创新,并积极改善国际环境,就很难推动日本经济走出困境。
